首頁
1
最新消息
2
資訊
3
2千萬人都驚呆!2017年最多人傳的食謠言就是他們!4
允誠興業有限公司 333 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一段609號3F之1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PingFang TC'}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Helvetica Neue'}span.s1 {font: 12.0px 'Helvetica Neue'}天然澱粉大多從植物的根莖、種子取得,尤其是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小麥澱粉最為常見。天然澱粉製成的食品,保存期限短、新鮮度高,許多標榜手工的老店都是堅持使用天然澱粉,所以當天料理當天就要賣完,沒賣完的粉類製品口感也會老化, 變得硬、韌、難吃,最後只好整批倒掉。為了延長保存、促進口感提升,加上現今食品種類的應用與市場需求變化,使得天然澱粉勢必做出一些改變。 天然澱粉的特性是水解後遇到高溫後會產生黏度,降溫時卻快速的變硬、碎裂,且不耐冷凍、烹煮久了容易糊化崩解。其容易老化的缺點,成為許多食品加工業無法前進的絆腳石。像是以天然澱粉製成的餃子皮,如當天未食用完冰進冰箱,隔天再拿出來就會發現碎裂;或是冬粉放入火鍋中久煮,撈出來卻糊掉無法食用, 這都是天然澱粉易老化的現象,也因此後來才有修飾澱粉的出現。 為了因應市場食品冷凍運輸以及增長保存期限來減少業者成本的情況下,許多食品業紛紛使用修飾澱粉。修飾澱粉是將天然澱粉做化學性的處理,使得某些特 性得以加強或持久,也增加抗老化的性質,前提是,必須使用衛生署合法通過的修飾澱粉,並且在合法的使用量與規範內的用途中才有保障。  修飾澱粉通常應用在食品、紡織、造紙等等,但每個領域的規範及其可使用的修飾澱粉是不相同的。在食品領域中,修飾澱粉比起天然澱粉更有安定性,也有很多屬性變化:糊化、改變黏度、耐冷耐熱、抗老化等等,都是根據天然澱粉的特性延展的。 糊化方面的應用,舉例來說,像是即溶沖泡的飲料、濃湯,只要加入開水攪勻就可以直接飲用;安定性方面,以增加抵抗凍性、使之不容易變硬為廣泛,這類 的修飾澱粉在冷凍的水餃皮、餛飩皮中經常發現。現今冷凍宅配盛行,需要在運送的過程中延長新鮮、保持口感,像是常見的蛋糕,添加後可維持濕潤與綿密、還有 冷藏麻糬外皮的Q彈有勁;冷凍的小籠湯包、包子、饅頭加熱後都能恢復彈性,口感依然好吃;增加黏度的特性,在常見的方面像是冷凍漢堡排,讓冷凍的過程中不 易散開,料理時也不會破碎,這些好處幾乎是修飾澱粉所改良的。 http://www.yuncheng.url.tw/hot_338370.html 天然澱粉vs.修飾澱粉?! 2022-08-08 2023-08-08
允誠興業有限公司 333 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一段609號3F之1 http://www.yuncheng.url.tw/hot_338370.html
允誠興業有限公司 333 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一段609號3F之1 http://www.yuncheng.url.tw/hot_33837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2-08-08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yuncheng.url.tw/hot_338370.html
我們有優質商品AK糖(醋磺內酯鉀)、紐甜、蔗糖素、蛋黃粉、玉米糖膠(三仙膠)、乙基麥芽醇、各式水果/蔬食香料、薄荷腦、肉精香料/肉精粉、羧甲基纖維素(CMC)等眾多商品~歡迎聯絡諮詢喔!02-8200-3996
搜尋商品 Search

相關連結:http://www.foodnext.net/issue/paper/4470399782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謠言就不會停止傳播,特別是近幾年受到連環爆的食安事件影響,以及健康意識抬頭,讓民眾對於吃什麼能永保健康、遠離癌症更加在意,因此網路上許多相關謠言,也因應而出。到底2017年網路上最受到討論、引發熱議的食謠言有哪些呢?

《食力》統計2017年最受Facebook網友熱議的十大食謠言,統計區間為2017年1月1日~12月13日,使用「Qsearch臉書大數據」,從食藥署闢謠專區、《食力》曾撰寫過的闢謠文章,以及比對Google關鍵字搜尋結果,得出基礎謠言資料,再使用「Qsearch臉書大數據」搜尋每一則謠言的相關關鍵字,從系統撈出在Facebook公開貼文中的相關數據,以「Qsearch臉書大數據」對社群參與熱度的加權計算方式(按讚數*0.1+留言數*0.1+分享數),統計出該貼文的「社群討論熱度」,最後依照分數高低排出十大熱議食謠言。

從上榜謠言中,可將謠言分成四大類:過度解讀(4則)、空穴來風(3則)、張冠李戴(2則)、舊文重炒(1則)。

過度解讀:看似有科學佐證或專家研究,但因果關係錯置

過度解讀的謠言,常見於和疾病、食療、科學議題連結的內容,此次排行榜有四則謠言入列,分別是排行第一的「都說香腸不能和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是真的嗎?」、第三名「隔夜水致癌不可喝?你知道你喝下肚的是什麼嗎?」、第四名「不鏽鋼含有錳,吃久了會造成重金屬中毒嗎?」、第五名「健康鹽不健康?台鹽減鈉鹽竟含超高輻射?」。

第一名的「都說香腸不能和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是真的嗎?」是一則在網路上流傳已久的陳年謠言,特別是每年中秋節前後,民眾歡喜地準備烤肉之際,這則謠言就會再度浮現。其實這則謠言起源於香腸中添加亞硝酸鹽,若是與養樂多中的活菌作用,就會產生亞硝胺,但其實亞硝酸鹽是為了抑制香腸產生肉毒桿菌,但以添加量來說,其產生的亞硝胺仍不至對健康造成危害。

至於第三名則是「隔夜水致癌不可喝?你知道你喝下肚的是什麼嗎?」起源於水在室溫下放置一晚,可能產生細菌或有雜質掉落,加上沒喝完的水不斷重複加熱,可能產生亞硝酸鹽,因此才會有此說法。但其實隔夜水雖然可能有細菌滋生或雜質掉落,但不至於會致癌,而加熱產生的亞硝酸鹽含量同樣不足以對健康造成大影響。

第四名「不鏽鋼含有錳,吃久了會造成重金屬中毒嗎?」則是不鏽鋼中包含多種金屬,因此才有食用後可能引發重金屬中毒的謠傳,但是以作為食具的不鏽鋼來說,大多是採用食品級304不銹鋼,其耐高溫及抗腐蝕,釋出重金屬的機率極低。

第五名「健康鹽不健康?台鹽減鈉鹽竟含超高輻射?」則是因立委高金素梅與環保人士方儉、核工專家賀立維等人指控台鹽「減鈉鹽」含有鉀-40,並檢出輻射值超標。但其實仔細看新聞就會發現,他們是用建材中鉀-40含量不得高過10貝克/克的標準,來與台鹽健康減鈉鹽中的鉀-40檢出值8.860貝克/克作比較,認為吃進人體的鉀-40應該比建材的標準還要低上許多才對,但其實鉀-40是原本就存在於人體的天然放射線,就算全年食用,所吸收到的輻射值也相當於搭乘飛機往返台北與紐約一趟所受的宇宙輻射劑量,且重點是這個檢測值並未超過法定標準。

空穴來風:說法毫無根據,憑空捏造出的謠言

空穴來風的謠言通常源頭難尋,而且會用聳動的標題直接下結論、引發民眾恐慌。此次榜上有名的有三則,分別是第二名「有人說常常吃龍眼可以拯救視力、減緩近視,這是真的嗎?」、第六名「冰磚乳還原後假裝鮮乳販售,欺騙消費者嗎?」、第九名「知名肉鬆店的肉鬆竟然是用棉花做的?」。

第二名的「有人說常常吃龍眼可以拯救視力、減緩近視,這是真的嗎?」同樣也是在網路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的謠言,由於古人覺得龍眼的果肉與眼睛的水晶體形似,因此認為吃龍眼可以補眼睛,讓它一舉成為淵遠流長的謠言,近幾年雖有不少專家出面澄清這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做法,但仍無法阻止其擴散。

第六名「冰磚乳還原後假裝鮮乳販售,欺騙消費者嗎?」起源於2017年5月底有網友在PTT指控大廠販售的鮮奶使用進口還原乳混充,並引起各家媒體報導,但其實擁有鮮乳標章的鮮乳都是經過農委會檢驗,且只有國產鮮乳才能獲取,從國外進口的冰磚乳並無法混充國產鮮奶。此外冰磚乳只是將鮮乳冷凍濃縮後,做成一塊一塊的形狀以方便運輸,進口後再加以還原,食用上並不會有危害。

第九名「知名肉鬆店的肉鬆竟然是用棉花做的?」起源於中國曾有網友拍實測影片,表示自己買到用棉花混充的肉鬆,並煞有其事地將棉花肉鬆燃燒,證實它燃燒後的效果跟棉花一樣,影片一出立即引起大眾的流傳並質疑造假。不過謠言傳到台灣後,卻連累了知名餅店雲林縣日興堂糕餅店被影射,讓業者氣得拿出懸賞獎金表示要抓到散播者後提告。

張冠李戴:不相干的素材被重新包裝成新議題

張冠李戴類型的謠言,會把不相干的幾件事兜在一起,因此可能出現同一個主詞的事物後面連接著不同的後果,例如以「金針菇」為主詞,後面可能接了「殺死癌細胞」、「讓身體變酸易致癌」、「腎衰竭」、「中毒」等不同說法。此次有兩則謠言入榜,包括第八名「中國黑心塑膠米大量流入台灣市場」及第十名「吃金針菇可以殺死癌細胞,是真的嗎?」。

第八名「中國黑心塑膠米大量流入台灣市場」則完全是張冠李戴的無稽之談,這則是在說中國用塑膠粒做成白米,並流通到台灣市場,文章中還不斷教導台灣人要如何分辨真米與塑膠米,但實際查證後發現,該原始影片是在拍攝聚丙烯生產的過程,文章中被誤指是塑膠米的物體,其實是塑膠「聚丙烯」,卻被有心人士指稱為「塑膠米」,而且到底有誰會吃不出真米跟塑膠米呢?

第十名「吃金針菇可以殺死癌細胞,是真的嗎?」同樣也是流傳多年的謠言,其實這則謠言起源於有文獻指出菇類富含的「多醣體」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系統,而菇類中又以金針菇是民眾的最愛,自然成為內容農場下手的對象,但提升免疫系統與殺死癌細胞是完全不同的作用。

舊文重炒:陳年舊聞被重複炒作,容易誤認為新事件

舊文重炒的謠言有如借屍還魂,經常出現在內容農場上,不標示出新聞發生日期,去掉「年」的部分,每隔一年的同一天,就會重新在網路上被刊登。尤有甚者,會完全掩蓋實際發生的日期,因此每當文章重新被流傳,就會讓人以為是全新的食安案件、而引發民眾恐慌。連兩次入榜的第七名「黑心陽春麵毒害南部20年?」即是如此。

第七名「黑心陽春麵毒害南部20年?」在2016年《食力》統計的年度十大食謠言中登上第四名,這則已經連續兩年上榜的謠言,其實是源自於2015年10月高雄市衛生局稽查的新聞,但事過境遷,相關產品早就下架了,只是因為事件太震撼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內容農場重新張貼,嚇壞了不少愛吃陽春麵的民眾。

與2016年的食謠言排行榜相比,由於當時社會上大量討論政府是否應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的議題,使得跟核災相關的謠言也趁勢而起,加上起源於腎臟科醫師江守山的濾掛式咖啡謠言,在事件發生當天的討論度突破天際,讓2016年的食謠言有較明顯的討論點。但2017年因為核災食品議題熱度降低、也沒有特定的名嘴發表駭人聽聞的言論,因此從2017年的榜單看來,大多是流傳多年、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浮現的生活飲食謠言,較無明顯的熱議點,不過正是因為這些謠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讓它們成為最容易誤導民眾的隱憂。